陰宅需求升溫,三代同堂的「來世豪宅」成趨勢?

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可大致分為陽宅(供人居住、經營之不動產)與陰宅(墓地、塔位等殯葬用地)兩大類,兩者雖屬不同領域,卻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受到經濟、社會文化與人口結構的共同影響。
 
首先,房地產市場景氣與陰宅市場的需求呈現一定程度的連動關係。當經濟繁榮、民眾購屋意願提高時,陽宅市場活絡,建設業與不動產投資增加,間接帶動殯葬業發展。例如,土地價格上升可能促使墓地與塔位價格同步攀升。
 
此外,隨著高房價使得年輕人難以置產,部分家庭選擇優先置產於祖先的長眠之地意即「來世宅」,進一步推動陰宅市場的需求。 其次,台灣的傳統信仰與風水觀念影響兩者市場的發展。許多購屋者在選擇住宅時,會考慮鄰近是否有墓園或殯儀館,認為這可能影響居住環境的風水與房價。
 
同時,陰宅市場也受到命理風水師建議與民俗習慣影響,例如「龍穴寶地」或「風水極佳」的墓地或塔位價格往往較高,甚至可視為長遠的置產標的。
 
最後,人口結構與少子化趨勢亦影響陽宅與陰宅市場。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長者對於生前契約、塔位與墓園等規劃意識提升,帶動陰宅市場發展。
 
而少子化與獨居人口增加,則可能改變陽宅市場的需求結構,從大型住宅轉向小坪數或租屋市場。
 
此外,陰宅市場的需求結構亦從個人塔位轉向大坪數的室內家族塔位與戶外家族墓園以滿足60歲以上期盼的三代同堂於來世的心理期待,以及晚輩不會且無法負擔長輩來世居所的情況。
 
綜合而言,台灣的陽宅需求結構因少子化從大坪數需求轉向小坪數,而陰宅需求則反之,從小坪數(個人塔位),轉向大坪數(三代同堂之來世居所)。

作者 李澤洋 苗栗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 天擇生命禮儀服務處 處長

TOP